《感光时代》三十周年纪念放映,这部电影为什么还能感动这么多人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陆芳

近日,导演阿年携其代表作《感光时代》做客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的“国美放映”,纪念《感光时代》上映三十周年。现场,观众再次感受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同时也领略杭城三十年文化变迁以及时代之于电影文化的流变。

活动现场的电影海报

阿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从1994年起,拍摄了《感光年代》《中国月亮》《冬日爱情》《呼我》《拿摩一等》等影片。其中《中国月亮》获年度华表奖、五个一最佳影片提名;《冬日爱情》参赛参展西班牙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意大利都灵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呼我》参加了千禧年纽约林肯中心新城市电影特别放映。

导演阿年在活动现场

当日《感光时代》三十周年纪念场映后,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影评人丁莉丽和影片导演阿年、编剧韩炜对话交流,并分享影片创作幕后故事。

韩炜、阿年、丁莉丽

1】找投资困难,抱着三万现金赞助回来欣喜若狂

《感光时代》被中国电影资料馆评为百年百部(1905—2005)年度优秀代表作,影片聚焦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讲述都市青年的理想与现实。主人公在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彷徨与挣扎,恰是上世纪90年代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马一鸣大学毕业,在一家报社当了摄影记者,梦寐以求搞一个自己的影展,但挣扎在现实困境中。他同时面对一个能资助他的老板娘陶青,和一个似乎做幼儿园老师实则另有隐情的少女的爱欲之中。搞根雕的隔壁老艺人许老伯建议一鸣和他去吴山观察得绝症的越剧俱乐部,去深山观察山里人的乡野之气。当马一鸣卖掉爷爷祖传的相机开设自己的影展时,却发现了另一个真相……最终马一鸣摆脱了城市的喧嚣,徒步中华大地,追求美的真谛,成为一名有为的青年摄影家。

活动现场,阿年回忆道,自己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浙江电影制片厂,从场记、导演助理、副导演一路做下来,1992年开始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一种感知或是觉醒,要书写这个时代,《感光时代》三十周年纪念放映,这部电影为什么还能感动这么多人其中也有自己个体的生命体验。确实经过几年磨练,觉得该有这个事情,就像一棵树长到一定的时候,应该要分叉了。”

《感光时代》1994年开拍,这是阿年的导演处女作。他说那年29岁,压力大到不会抽烟的他学会了抽烟:“胶片很贵,一盘胶片就要一千二百块,稍微拍一下几千块就没了,特别焦虑。”

阿年讲述了当年找资金的困境:“我们开了一辆面包车去温州拉赞助,那时候到温州没有高速公路,只有那种很烂的路,最起码开一天一夜才能到。半路上加油,那时候的加油站很多是私人开的,就一个汽油桶,结果加完油,开了不到5公里,车就不行了。油是假的。”

阿年说,他们只能把油管拆出来,把发动机里的假油放掉,再想办法加真油。他笑言:“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就是那时候知道的。”

拉投资时,阿年也遇到了慷慨解囊的乡镇企业家。编剧韩炜回忆了当年和阿年一起去富阳找投资的场景:“我们去了一个乡镇企业家的厂里,他住在一个门房里,就像是一个看门人住的地方。他听我们聊了一晚上,估计也没听懂,但他说你们是搞文化的,我要支持。他用报纸包了3万块钱现金,那时候是10块钱面额的,很大的一包。我们真的是太感动了。(拍电影的)钱就是这么筹起来的。拍完后,我们觉得这电影一定要公映,把钱收回来还给老爷子。这3万块钱,我们得还给他。”

阿年说,《感光时代》总共投资70多万元,上映后反响不错,投资也收回了,老爷子的钱也还上了:“感谢他老人家,现在他已经在天上了。”

聊到这里,阿年感慨道:“一路虽然很艰难,但最大感触是当我想拍一个电影的时候或者说想表达,不管成功与否,能表达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人生还是蛮好的。人生路漫漫,每个人选择自己设计的表达方式,我选择了电影这样一个比较昂贵的方式。”

现场,编剧韩炜也再次重温电影,聊到三十年前的创作,十分激动。

编剧韩炜

“当年拍电影没这么多特效,我们就在西湖边到处找地方,到朋友那儿去找地方拍,拍出来都是真实的场景。电影我今天从头到尾看下来,又焕发了很多记忆,三十年前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

他表示,现在回头看《感光时代》,从剧本角度来讲很概念,很直抒胸臆,很想表达一些什么,有点青春期的某种状况:“可能每个年代刚出来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很没技巧地想去讲述一些对时代的感觉。”

2】三十年前的电影,现在看来一点不落伍

当日,现场不少观众表示,影片因保留了上世纪90年代杭州的光影而弥足珍贵,三十年前西湖边的“英语角”,晚上电台的“孤山夜话”,都令人回味。

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终身教授、著名哲学家孙周兴说,1994年他在杭州大学做副教授,工资二百元。第一次赚稿费一万元的时候,知道盯着钱的意义。所以,他觉得《感光时代》里特别具有戏剧力量的是男主角发现祖传的相机其实是女老板私下买的这个真相后的表达,是非常准确地抓住了那个时代里的人的精神淽晤,无疑,《感光时代》是一部能留得住的电影。

作家、诗人孙昌建说,这是他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感光时代》。三十年前,他在哈尔滨买了这片子的影碟,在写电影专栏的时候,也提到过上世纪90年代的这部电影。这次在大银幕上看非常感慨:“它为我们留住了那个时代的光影,特别是留住了杭州西湖的光影。(回顾百年影史)关于上世纪90年代杭州的电影,屈指可数,阿年为杭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家卢文丽也动情地表示:“看了这个电影,感觉时光依然没有流逝过,它让我们感觉到了太多的东西。它保存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种色彩、气味、人群。电影里的年轻人,一直想证明活力和爆发力,这些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身上还能看到吗?可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衷和每个时代的亮点,这是一言难尽的。”

她在《感光时代》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1992年到杭州日报副刊部当文化记者,今天看了电影后获得深深的共鸣。我也要写一个好的小说,反映我当时当记者的生活和杭州的那些场景,这个也会非常有意思。”

中国美院电影学院教授、导演刘智海也对《感光时代》赞不绝口:“(片子里那种)时代变迁的闪耀不仅是这片子的闪耀,其实是中国的闪耀。这部电影记录了一个时代,记录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文化现象,人的现象。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中国的印记。”

现场还来了不少年轻观众,纷纷表示这部三十年前的电影,放到现在一点都不落伍。电影讲的是年轻人对所处环境的不满足,这是每一代年轻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年轻人都会在男主角身上找到共鸣。

一位80后观众表示:“今天看到这部影片,跟我印象中的杭州是一样的,西湖的山水三十年前就那么美。影片对我来说,很大的感动是杭州的美。我非常爱这个城市,感谢各位老师做了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非常珍贵的一幕。”

阿年导演对年轻人对《感光时代》的喜爱表示了惊讶和鼓舞:“(上世纪)90年代的影像于他们虽然有些陌生,但表达的东西是永恒的,他们觉得三十年的事情到今天依然不违和。我觉得是影片把变动外壳包裹的那种永恒的关乎时代、关乎青春的东西呈现出来了,青春力比多的本质没有变。”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逸暄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