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加快自研!限制中国用户访问,中国接受真正考验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赵觉珵】自本月9日起,开发出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美国OpenAI公司正式禁止中国用户访问其服务。尽管OpenAI的最新限制让一些人因“无法使用全球领先的大模型产品”而产生担忧,但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影响有限,反而为国内大模型行业提供机会。与此阿里、腾讯、百度、智谱等国内AI大模型服务商纷纷向用户抛出橄榄枝,试图接下OpenAI留下的市场。
此前,有国内行业专家认为,OpenAI限制中国用户访问,是受到了美国试图限制中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和其他尖端科技的政治气氛影响,硅谷其他科技巨头并没有在对华合作方面跟随OpenAI的行动。作为OpenAI的最大股东兼合作伙伴,美国微软公司的发言人本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微软在中国提供的AzureOpenAI服务没有任何变化,将继续为中国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接入服务,这被认为是微软和OpenAI在对华业务上存在分歧的一大例证。
国产开发顺利“搬家”?
在6月25日OpenAI宣布将停止向中国提供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服务后,国产大模型厂商快速响应,纷纷向原本连接OpenAI的国内人工智能开发企业发出“搬家”邀约。美国《时代》杂志网站近日评论称,OpenAI对来自中国的访问实施限制,正在助推一场行业变革,中国本土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都想借此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腾讯云宣布,在截至2024年7月31日24时前,将为新迁移企业用户免费赠送1亿腾讯混元大模型Tokens(文本中最小的语义单元),并提供免费专属迁移工具和服务;百度智能云千帆宣布推出大模型普惠计划,为新注册企业用户提供0元调用,在7月25日24点前适用,包括文心旗舰模型首次免费,赠送ERNIE3.5旗舰模型5000万Tokens包等。
除头部厂商,国内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也迅速抛出橄榄枝。月之暗面称,旗下人工智能对话助手产品Kimi开放平台接口完全兼容OpenAI,最快5分钟实现“搬家”。智谱也发布“面向OpenAIAPI用户提供特别搬家计划”,为开发者提供1.5亿Tokens,还提供从OpenAI迁移的培训。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商业大数据分析中心联席主任庞严对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称,“OpenAI原有的企业用户可以轻易转到中国的大模型厂商的平台上,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开源平台继续运作,限制措施最终对客户服务的影响不会太大。”
360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OpenAI对中国地区停止服务只能加速中国自己大模型产业的发展,这未必是一个坏事。国内的开发者将转向国产大模型,而这恰恰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和突破的关键时刻。
加速业内“去伪存真”
英国《卫报》9日的报道援引纽约大学兼职教授马文彦的评论称,“从长远看,OpenAI的离开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一个接受真正考验的机会。”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OpenAI的最新限制主要影响部分深度依赖其技术进行学习、训练和产品开发的企业与机构。这些企业和机构通常追求前沿应用,但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此次限制将促使其重新评估技术路径,加速行业内部洗牌,让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或能快速适应变化的企业脱颖而出。
一名国内AI服务商的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在ChatGPT带动的这波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热潮中,有一些企业为了快速推出人工智能产品,选择用OpenAI的工具进行“套壳”,却打出“自研大模型”的幌子。OpenAI的限制将加速这类企业的淘汰出局,从某种程度上讲,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联合早报》援引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与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朱飞达的评论称,OpenAI的限制措施其实是在加快中国AI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让一些“假冒大模型”和缺乏自主研发的企业被淘汰。“这等于帮助中国政府向这些AI公司举起一面照妖镜,看到底谁是真,谁是假。”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有1328个。其中美国占比44%,中国占比36%。与此中国政府也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大模型产业的持续发展。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工信部曾提出加快培育面向工业领域的大模型,大力发展基于大模型的智能装备、软件等智能产品等要求。具体到几个地区来看,上海推出《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深圳也发布了《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
大模型未来的重点将是“卷应用”?
有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开发者和技术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同于OpenAI开发的通用大模型,当前国内日常接触到的AI应用更多是出自垂直领域大模型,“它的优势在于聚焦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处理任务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可定制化。事实上,和我们对接需求的企业往往并不需要超级大模型,聚焦具体场景的小模型效果更好。”
周鸿祎在2024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表示,国内互联网巨头可以凭借算力和数据,在超级通用人工智能方面跟美国展开竞争;传统企业则可以定制与业务相结合的专业大模型,赛道机会非常宽广。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表示,大模型的重点还是“卷应用”,“没有应用,光有基础模型,不管是开源还是闭源都一文不值。”
中国的手机、电脑等厂商正在根据行业特点推出大模型产品。在智能手机市场,AI与大模型正在引领新的市场风向,各大手机厂商纷纷瞄准生成式AI,积极探索多模态大模型,以期在竞争中拔得头筹。目前,vivo推出了自研蓝心大模型,华为有盘古大模型,荣耀则在今年推出了“魔法大模型”。阿里云、科大讯飞等也在与手机厂商合作打造大模型产品和相关应用。对于电脑行业而言,“AIPC”已成为近年来的热词,华为、联想等厂商的最新产品已经搭载了大模型工具。
正如在上述领域的激烈竞争,断供加快自研!限制中国用户访问,中国接受真正考验丰富的应用场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发展AI产业的重要优势。朱克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大模型行业下一步发展优势和重点在于庞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政策的有力支持,包括数字化转型推动大模型技术应用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势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力度加大提供保驾护航。
朱飞达则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提到另一角度。他认为,AI算力靠的不单是芯片,还包括供应稳定的能源。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大模型技术的高能耗问题愈发凸显,电力问题将成为制约AI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朱飞达表示:“中国目前在AI算力上虽然还与美国有些差距,但要追赶只是时间和积累的问题。中国新能源电力优势将在接下来的AI发展中日益凸显,可能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